(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5月26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任洪源介绍了《天津市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有关情况。
“石油化工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之一;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十项行动’,深化构建‘1+3+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化工园区是支撑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在加强安全统一监管、环境集中治理、上下游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标准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化工园区势在必行。”任洪源介绍说,2021年12月,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各地化工园区建设和认定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为落实好《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水平,促进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等相关部门编制出台了我市《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依据《管理办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和标准制定,共有5个章节、25条,主要包括建设标准、认定程序、管理要求等三个方面。
在建设标准上,明确化工园区选址、规划、建设等相关标准要求。设立化工园区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化工园区选址布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满足安全防护距离等相关标准;化工园区应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具备安全环保等方面有效管理能力,编制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对外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论证等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与风险预警体系,相关监测监控数据接入我市相关部门监测预警系统。
在认定程序上,明确化工园区具体认定程序。园区自评合格、区级初审符合认定标准要求的,将申请认定材料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组织专家现场评审或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综合评估等方式开展认定审核,确定拟认定化工园区名单,向社会公示并报市政府审定后,作为认定化工园区予以公布。
在管理要求方面,明确市、区有关部门相关管理职责以及化工园区管理要求。未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除安全、环保、节能和智能化改造项目除外,不得新建、改扩建化工项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认定化工园区每2年进行一次评价与复核,复核不合格以及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突发环境事件的,依法依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报市政府同意后,取消认定化工园区资格。园区所在区政府要依法依规妥善做好未通过认定化工园区的整改或关闭,以及园区内企业监管及处置工作。
任洪源说:“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的配套文件《天津市化工园区认定评分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评分标准》),明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标准、证明材料要求及考核方式等。目前,我市主要有3个化工企业聚集区,分别是南港工业区、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化工集中区(临港新材料产业园)。前期,按照《评分标准》,采取专家现场评审的方式,组织完成南港、大港的化工园区认定审核工作,并按规定进行了公布,其中,为落实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南港工业区认定范围还包含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现有在津产业聚集区。临港新材料产业园已完成园区自评、区级初审和我局组织的认定审核工作,总评分符合要求,正履行进一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向社会公示、报市政府审定等程序。”
下一步,天津着力提高本质安全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培育世界一流化工园区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南港工业区要向世界一流化工园区看齐,其他园区努力对标南港工业区,不断改进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引育结合,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与高校院所紧密结合,搭建引才引智、成果孵化转化等创新平台,探索新的运行和激励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善于借力“三桶油”等领军企业、行业龙头资源,瞄准产业链上下游,放眼产业集群外延,把更多优质企业、优秀科研团队、高端人才引进来,聚集更多高端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项目入园落地;坚持全市“一盘棋”,立足京津冀产业乃至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做好化工园区的总体规划,使大中小企业各得其所、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机衔接、园区之间协同联动发展,共同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督促各园区根据自身禀赋条件和特点,引育符合发展定位的企业、项目,严格执行正(负)面清单,在强链补链延链中做到方向明晰、特色突出;科学配置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既包括“硬”设施,也包括“软”服务。要持续加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整体配套服务能力;完善行政审批服务流程,特别是在用地审批、环境容量指标保障等方面,对重大项目落地给予支持,让企业感受到便捷、舒心、暖心。(津云新闻记者田巧梅 摄影戴涛)
标签: